山东高等教育


高校治理与管理

  • 我国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中的深层问题及其破解

    袁利平;段肖阳;

    大学是因为学科及知识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高等教育机构。我国建设现代大学目标的得以实现,须从传统管理走向现代治理,理清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中各种权力关系,协调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在高校内部治理中,要规范行政化管理的权力,提高管理效率,从而达到"去行政化",促进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齐心协力发展;要改变决策方式,从传统决策转向现代民主决策,扩大学生在治理中的参与度和决策权;最后通过制定大学章程,细化大学与外部及内部各主体的权力关系,通过"大学宪章"保证各项改革有理有力有据实施。

    2015年11期 v.3;No.24 5-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9K]
  • 大学空间的四重价值

    郑宏;

    在大学历史与文化研究中,一些标志性空间是研究者必谈的话题,如北大的"红楼",清华的"水木清华",厦门大学嘉庚风格的建筑等,但是总的来说,大学空间的价值并没有得到研究者和大学管理者足够的重视和认识。空间是大学历史与文化研究的基础和载体,它承载着大学历史与文化独特的场所精神;见证大学历史与文化的变迁,同时延续大学的文脉和师生的归属感,并且发挥大学历史文化陶冶和教育的功能。重新认识空间在大学历史文化研究和实践中的价值,将有利于创新和深化大学文化研究,在实践中更加主动地发挥大学空间的功能。

    2015年11期 v.3;No.24 13-18+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 高等教育现代化:本质内涵、时代特征与实现路径

    尹达;徐凤;

    高等教育现代化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以人性回归为核心的"人"的现代化,人性回归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根本标志,是高等教育现代化之现代性的最鲜活内涵。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改革、创新与发展,具有国际趋向性、历史延续性和法治敦促性,而中国特色是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最鲜明、最突出、最重要、最深刻的时代特征。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现实途径,而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政策、方针,提升硬件建设和软件修炼,理顺高校内外关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建构和谐、民主、公平与效益的素质教育文化,是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现代选择与必然要求。

    2015年11期 v.3;No.24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 以能力提升为导向的大创项目过程管理探索与实践

    文江川;吴韶波;余星星;

    文章在总结了目前大创项目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之后,应用过程管理的方法,对在大创项目管理中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进行了阐述,对大创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并对如何提升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自我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经过改革之后,大学生在大创项目中增进相互交流和合作,个人技术开发水平、实践和创新能力均有较大提升。

    2015年11期 v.3;No.24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国外高等教育

  •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吴薇;杨莹莹;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质量保障体系,对其实现优质的教育质量及拥有优良的国际声誉起到重要的作用。阿姆斯特丹大学于1999年制定了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后根据发展的要求进行一系列调整;其在质量保障体系中从课程、学位课程、学院或研究生院、学部、学校各个层面均运用了PDCA循环以实现教育质量的有效提升;阿姆斯特丹大学的质量保障体系监控分为外部监控和内部监控,外部监控和内部监控分别通过认证体系和政策监督加以实现;其质量保障体系的对象主要是学位课程质量、人员及教学设施。

    2015年11期 v.3;No.24 2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K]

课程与教学研究

  • 分科教育、认知方式与大学课程学习表现——以初级理论经济学课程为例

    吴伟伟;周浩杰;

    高中文理分科教育对学生的认知方式有深远影响,进而也会影响到大学课程的学习表现。以文理兼收的经管类专业学生为调查样本,研究了分科教育对初级理论经济学课程学习的影响。结论表明,对于课程内容和开课时间不同的初级理论经济学课程,分科教育的影响存在差异。为更好的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大学课程的学习表现,应在大学课程的教学中考虑学生高中时期的学习背景。

    2015年11期 v.3;No.24 37-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4K]
  • 基于柯氏模型的高校教师教学效果评估机制探索

    于长英;徐玉梅;

    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提高质量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目前从国家到各高校都十分重视教学质量的评估和考核。如何根据高校的特点科学、合理、公正、准确地评估教师的教学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现行高校教师教学效果评估机制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柯氏四级培训评估模型对高校教师教学效果评估新机制进行了探索。

    2015年11期 v.3;No.24 4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人才培养

  • 山东省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实证研究——以经济学学科为例

    杨宏力;宋士云;

    在既有成果基础上,基于对山东省19个培养单位经济学学科研究生2005-2014年间共6291篇文献的分析和对9名研究生事务主管人员的访谈,结合347份调查问卷的结论,综合评价山东省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结果表明:研究生科研成果数量稳中趋降;成果质量稳步提高;科研能力校际差异显著;独立科研能力有待提升;项目参与度不高且差异较大;硕士生科研集中度低;成果应用价值较低。从提高实践经验从而有效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角度入手,应采取增强动手能力、建立责任双挂钩制度、建立培养资源共享制度、加大兼职导师聘任力度、完善课题参与机制、加大社会助研资源投入、倡导实训式培养模式等措施。

    2015年11期 v.3;No.24 5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4K]
  • 校园文化活动与历史学科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以山东师范大学为例

    巩固;

    校园文化活动对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并对端正学生思想认识有重要作用。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可以通过开展主题鲜明的、"高品位"的研究性校园文化活动、打造活动品牌等方式促进人才的培养。为保证活动的有效展开,还应注意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大投入,并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宣传推广,同时还应重视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

    2015年11期 v.3;No.24 6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5K]
  • 高校创新课程教学改革:成效、问题及对策

    乔连全;辛丽清;

    我国高校为培养创新人才,在近十年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中逐步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完善"2+2"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试行探究型教学等举措。然而,我国指向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依然面临着课程体系不合理、教学方法较粗浅、评价机制不科学等问题。为进一步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相关部门亟需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2015年11期 v.3;No.24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当代教育家思想研究

  • 当代教育家思想研究

    韩延明;

    <正>主持人语:记得1999年上半年我在厦大读博期间,潘懋元先生引导并指导我围绕"我国民办大学能否发展?怎样发展?我们应如何看待民办大学的发展?"三个问题,写了一篇题为《关于发展我国民办大学的理性思考》的论文,后合作发表于《中国高教研究》1999年第4期。在撰写该文过程中,我曾多次就初露端倪的我国民办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问题向先

    2015年11期 v.3;No.24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K]
  • 潘懋元高等职业教育思想研究

    廖益;杨运鑫;

    潘懋元高等职业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对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实践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需要从潘懋元高等职业教育思想的哲学意蕴与价值取向、型构原理与逻辑推演过程、发展阶段与基本内容以及潘懋元高等职业教育思想的物化成果与社会贡献等方面进行探讨。

    2015年11期 v.3;No.24 77-9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4K]
  • 从时代要求到社会责任——试论潘懋元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刘承波;

    潘懋元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既与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紧密相连,又与潘懋元先生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分不开。他的学术思想的形成,首先源自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需要,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根本问题,他对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人才成长的规律等进行了深入探索。其次,作为高等教育研究的开拓者和学科的奠基人,他具有强烈的使命感,以繁荣教育科学为天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开创高教研究和学科建设的新天地。第三,作为高教理论的研究者和践行者,他以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多年来理论指导实践,服务社会,做出卓越贡献,并在此过程中吸取营养,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学术思想。

    2015年11期 v.3;No.24 91-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6K]

  • 聊城大学

    <正>聊城大学是山东省属综合性大学。现有25个学院、88个本科专业,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23个山东省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2个、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4个,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3门,国家级和省级

    2015年11期 v.3;No.24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93K]
  • 下载本期数据